旺報【蔡增家】
自從2012年4月,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了釣魚台「購島說」,釣魚台主權爭議,便成為中日兩國揮之不去的陰影。
日本利用釣魚台主權爭議,積極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政策,拉攏東南亞國家共同圍堵中國大陸,來突破戰後和平憲法的箝制,以為鬆綁集體自衛權及武器輸出3原則鋪路。
中國也利用釣魚台主權爭議,以常態化、定期化的軍事巡視,打破日本單獨控制釣魚台海域的事實,同時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,來為中國海軍艦隊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島鏈,從近海海軍實力躍升為遠洋海軍艦隊作準備。
中日各取所需,讓釣魚台島嶼爭議早被外界遺忘,東海及南海的海域爭議成為眾所關注焦點,再加上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提油救火,中日不再是這場爭議的主角,中俄及美日兩大集團的新冷戰對抗格局,儼然已經成形。
我們可以看到,日前日本在「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」上,聯合美國防長圍剿中國,而中國也不甘示弱,近期也將另闢「北京論壇」,結合俄羅斯一同撻伐美日,中日兩國不但在軍事競爭上互別苗頭,也競相在國際場合互爭話語權。
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,這場中日主權爭議大戲,在美俄強權介入下,將很難在短期內落幕,中日早已失去落幕的主導權,兩國想要謝幕下台,還得要看看它們背後的強權肯不肯放人。這讓中日兩國遲遲無法進行政治高層對話,只能透過民間人士互訪另闢對話的「第二渠道」,欠缺政治成分的對話,只能維持熱度,卻無法親近。如同宮崎駿的告別之作《風起》所述,「已經起風了,我們無法改變風的方向,唯有努力的生存。」
美日中3國雖是暴風中心,台灣卻無法置身事外,稍有不慎,還有可能被掃到颱風尾。台美關係提升,是台灣對外關係的支柱;兩岸關係緩和,更是馬政府的重中之中;台日關係維繫,也是區域安全的重要一環,在美中日3國關係良好時,親美、和中、友日的大戰略,尚可以維繫台灣與3國之間的平衡點,但是美中日關係惡化時,等邊三角形卻會逐漸變形,台灣面臨選邊壓力,只會日漸沉重。
例如中國與越南及菲律賓,因黃岩島及鑽油平台爭議,衝突日漸升高,但在此時,日本政府卻接連出售海巡艦給菲律賓及越南,這讓中日衝突戰線,從東海延伸到南海,過去台灣針對釣魚台主權爭議,尚能提出《東海和平倡議》,呼籲各當事國透過對話方式和平解決爭端。
但是南海問題的複雜度遠大於東海,特別是台灣在南海地區,擁有東沙島及太平島主權,是南海主要當事國,《東海和平倡議》早已不符所需。因此,台灣如何在因應美國要求,強化太平島軍事防禦,以及避免外界產生兩岸在南海問題上聯手的疑慮,有待政府提出新的論述。起風了,一場東亞大國權力重整的風正在吹起,而這股風會把台灣帶向何方,它正在考驗著國安高層的智慧。(作者為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主任)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東亞權力重整-台灣需有新論述-215042501.html房屋二胎年息6趴房貸二胎二胎房貸年息6趴房屋二胎